2019-05-08
近日,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漁業規劃方案評審會在山東東營成功召開。來自中科院、中國漁業協會、上海海洋大學的專家代表參與會議,并對生態園項目漁業規劃方案進行評審。東營市相關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出席會議,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總裁陳星宇、通威股份光伏事業部部長張凡、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冷剛、通威股份設施漁業研究所所長梁勤朗等參會。
會議現場
中科院院士、武漢水生所研究員桂建芳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水產專家吳宗文、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成永旭、東營市海洋漁業研究院研究員張仕華、山東省淡水漁業研究院朱永安、東營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劉艷春擔任此次評審委員會委員。
會上,通威設施漁業研究所的技術骨干匯報了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漁業規劃方案。方案秉持“以參凈水、以漁養水、合理高效利用水面資源”的原則,引進海參、鱸魚、南美白對蝦等名優水產品種,實現高品質、高質量水產品產出。
與會專家高度肯定了漁業規劃方案,一致同意通過論證,均認為方案布局合理,內容全面,指導思想明確,對實施“漁光一體”的可持續漁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生態園按照“產業升級、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引入智慧漁業技術,開展“光伏發電+海參養殖”產業模式和內循環水海鱸養殖模式,設計了養殖尾水集中收集凈化區,具有一定前瞻性,對山東地區海參養殖有探索和引領作用。
趙興武會長表示,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是東營市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驗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舉措和重要實踐,通威將漁業養殖和光伏發電效益疊加,同時引入休閑觀光產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
陳總表示,通威獨創的“漁光一體”產業園區模式,將農業、光伏產業與休閑、觀光業三大產業有機融合,整合多層次的資源形成具有多元化產業帶的特色產業園區。相比純粹的光伏電站,生態園疊加智能化養殖產出及休閑觀光產業,所帶來的價值將提升數倍乃至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