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電視臺、鳳凰衛視聚焦通威太陽能
2018-06-06
作者:通威
6月3日、4日,成都電視臺《成視新聞》、鳳凰衛視黃金時段播出的《西望成都》節目分別聚焦成都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及無人經濟,紛紛將鏡頭對準通威太陽能綠色、低碳、環保發展及其無人產線。
成都電視臺《成視新聞》報道通威太陽能畫面
《成視新聞》原文報道,截至今年4月底,通威太陽能電池出貨10GW,按年均1100小時光照可實現年發電量110億千瓦時。其年均發電量可實現每年二氧化碳減排52萬噸,減排量相當于種樹30萬棵。其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氣排放更是遠低于國家標準。
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接受成都電視臺《成視新聞》記者采訪
《西望成都》節目重點展現了通威太陽能無人產線,并指出,在生產領域,成都已經布局了堪稱“超級工廠”的通威太陽能無人生產線——世界首條工業4.0“智能制造”高效電池生產線。在這座“超級工廠”里,沒有操作工人忙碌的身影,只有兩三位工程師進行著設備調試,只有車間里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及數量極少的工程師。
鳳凰衛視報道通威太陽能畫面
報道指出,通威太陽能是成都市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碳足跡認證證書的十余家企業之一。碳足跡認證證書的數據顯示,通威太陽能每張晶硅電池,在生產過程中,算上上游原材料的碳排放總共僅1.72千克,如果只算電池片本身的二氧化碳排放,僅0.04千克。每張晶硅電池,在25年的生命周期發出的綠色清潔電力可以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至少133千克,是生產制造環節碳排放的33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