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作者:通威
編者按:隨著傳統能源危機的加劇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將目光轉向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寄希望改變人類的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其中,光伏發電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主要方式。特別是中國的光伏產業,其當下的發展速度、整體規模和雄厚實力,已經遠超十年前預期,成為引領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贏得了全球廣泛尊重!
中國光伏產業競爭力旺盛
1、政策激勵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并表示,為落實《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關于新能源標桿上網電價逐步退坡的要求,合理引導新能源投資,促進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決定調整2018年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通知規定,2018年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一類、二類、三類資源區標桿電價分別降低為每千瓦時0.55元、0.65元和0.75元,比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均下調0.1元。自2019年起,納入財政補貼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全部按投運時間執行對應的標桿電價。
2、中國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
在一系列有利政策措施的帶動下,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我國光伏發電連續3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位居世界首位;2017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306萬千瓦。截至2017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超1.3億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規模均居全球首位。
不僅如此,2017年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也都實現了大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多晶硅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4.7%;硅片產量87GW,同比增長39%;電池片產量68GW,同比增長33.3%;組件產量76GW,同比增長43.3%;逆變器產量62GW,同比增長55%。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
3、技術進步為我國光伏企業贏來了市場競爭力
2017年,歐美的SolarWorld、Suniva、Sunpower等大型光伏企業面臨減產甚至破產局面;2017年前9個月里,日本總共倒閉了68家光伏企業。相反,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金額則保持了穩定增長。通威、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主要企業普遍擴產,一些中小型企業還加速了IPO進程。
光伏產業發展預測
1、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預測
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由2012年的100.5GW增長到2016年的306.5GW,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2.15%;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2GW,同比增長超過37%,累計光伏容量達到405GW。我們預計,2018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527GW,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8.23%,2022年將達到1423GW。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預測
2、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預測
2015年,中國光伏裝機總量為43.18GW;2016年達到77.42GW;2017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53.06GW,累計裝機量已經達到130.25GW。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215GW,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7.22%,2022年將達到1010GW。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預測
3、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
2015年,中國光伏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為58.63GW;2016年產量達到76.81GW;2017年產量達94.54GW。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將達到118GW,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24%,2022年將達到247GW。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