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7
作者:21經濟網報道
21經濟網報道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關于2018年政府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優惠政策,有效改善了供給結構,取得了明顯成效。他認為,當前“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高,是民營企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他遞交了《關于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切實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的提案;同時,他建議通過稅收優惠等舉措,進一步鼓勵光伏行業發展。
建言充實社保基金
劉漢元提到,中國各地社保的繳費比例雖不完全一致,但絕大部分省市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的40%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達到50%。據測算,中國的社保繳費率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的4.6倍。
他認為,企業繳納的“五險一金”比例過高、負擔過重,不僅影響了我國企業持續發展,也制約了員工薪酬增長。其調研指出,在“五險一金”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又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兩項。
針對上述問題,劉漢元提出了三大建議:一是科學調整繳費標準,降低社保繳納比例。企業繳費從20%降到10%;二是增加各級財政中的社會保障支出。他指出,目前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只占我國財政支出的12%~14%,遠低于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三是建議直接劃轉國有經營利潤的一部分充實社保基金。他建議每年直接劃轉20%~30%的國有資本經營利潤到社保基金。
呼吁加大光伏扶貧金融支持力度
劉漢元表示,光伏、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 “稅費重”依然是較突出的問題。
劉漢元在《關于發揮我國政治體制優勢打一場空氣環境生態脫貧攻堅戰的議案》中提出,各類稅費成本居高不下已成為影響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影響其比較優勢形成、導致光伏發電需要補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他建議,全面清理并減免從光伏原材料和設備制造,到光伏發電各個環節的相關稅費。同時通過市場化機制或者政策性措施解決光伏補貼的資金問題。
對于近年來各地大力推廣的光伏扶貧工程項目,劉漢元認為,目前光伏扶貧資金不足、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建議大力發展適度集中化、規模化的村級扶貧電站;加強對光伏扶貧項目建設質量的把控,強化村級和戶用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維管理,保障貧困戶收益;同時加強對光伏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