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久久免费-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无少妇-少妇深夜挤奶视频在线观看-好大啊啊啊好爽啊啊啊啊啊

第一財經周刊:通威速度
2018-02-22
作者:第一財經周刊

第一財經周刊報道


成立4年,連續40個月盈利,一位33歲的董事長正帶領通威太陽能走向行業第一。從成都雙流機場向東行駛半小時,就能抵達通威太陽能成都雙流工廠。走進廠區,綠樹成蔭、綠草如茵,干凈整潔的花園式工廠讓人側目。

在剛建成半年的二期工廠車間中,看不到人頭攢動,一支支特殊的機械臂有序揮舞,一輛輛無人駕駛的IGV智能小車往來穿梭,全封閉的全自動無人智能制造生產線正高速運轉,整個車間幾乎不需要工人操作。所有生產線實現生產數據及時監控、收集。

進入這個工廠需要通過嚴格的“武裝”。套上防塵服,用帽子包住所有的頭發,穿上鞋套,通過清潔關卡,才能踏入生產車間。

在這個工廠生產的高效晶硅電池片被銷售到中國及海外市場,并通過產業鏈下游的太陽能組件工廠組裝應用,進而裝置到電站、分布式太陽能屋頂中,成為中國光伏產業鏈中的一個支柱。

公司管理人是一個年僅33歲的年輕人—謝毅,他管理這家公司4年,將一家破產的公司重新運營為持續安全運行4年、持續40個月盈利的公司。

2016年8月8日,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劉漢元主席與謝毅董事長合影留念


機遇降臨

2012年至2013年,光伏行業進入“寒冬”,當時的兩大光伏巨頭—尚德和賽維紛紛陷入經營困局。這給了后來者通威一個機會。

通威集團禚玉嬌總裁介紹,2006年,在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的部署下,通威進軍光伏上游高純晶硅領域,這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片最主要的原料。2013年,通過對行業現狀及自身長遠發展優勢的分析,通威開始思考整體布局光伏產業鏈,決定以并購的形式進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通威看中了賽維,當時這家工廠在建成不到8個月就被迫停產。通威派出了禚玉嬌總裁和謝毅以及其他兩位同事一起參加這個并購案。

在艱難的談判中,政府最在意的就是通威在接盤之后是否能盤活這家公司。禚玉嬌總裁向當地政府詳細介紹了通威30多年的實業經驗、管理體系、企業文化等無形資產優勢,就在要談成之時,由于另一家光伏企業的介入,通威必須通過競價才能獲得項目。最終,經過驚心動魄的218輪競拍,通威以8.7億元成功并購該項目,成為光伏行業最大、最成功的并購重組案例。

對于謝毅而言,這次競拍是他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刻。他打趣說,至今他還是通威集團歷史上一天之內花錢最多的人。

并購完成后,通威加快光伏產業布局,通威太陽能進入發展快車道。2013年11月18日,通威太陽能合肥基地正式投產;2014年,重組后首年便實現盈利;2015年11月18日,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雙流一期項目正式開工,2016年6月30日投產,項目僅用7個月時間建成、當年實現盈利。在產能規模和工程量翻倍的情況下,成都基地二期項目于2017年2月18日開工,并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滿產、當年盈利,又一次刷新了“成都速度”“中國速度”“全球速度”。同時,成都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完成了通威首條全自動無人智能制造生產線,成為全球光伏行業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的典范。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片產線相比,同等產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產線,能使用工減少約62%,能源消耗降低約30%,生產效率提升約161%。

2017年11月8日、11月18日,通威太陽能20GW項目分別在合肥、成都相繼開工,到2018年,其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12GW,到2020年,該電池產能規模將有望超過30GW,這些產能的太陽能電池片安裝應用后每年發電近435億度,每年可供25萬個家庭全年用電,每年提供的清潔能源可節約標準煤約86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700萬噸,二氧化硫約81萬噸。

百廢待興

從87人發展到4000人的公司需要多久?4年。項目成功拍下之后,謝毅主動向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請纓。

3個月,是謝毅給自己定的生死線。劉漢元主席曾對謝毅說,“干不好就再回到我身邊”,但謝毅不給自己留退路,“干不好我就不回來了”。

2013年完成并購后,謝毅把“家”搬進了合肥工廠。由于停產了很長時間,整個工廠顯得非常蕭條,3000多人的工廠只剩87個人。比起空曠的工廠,更荒蕪的是人心。當時工廠的所有人都抱著“隨便做做”的心態。彼時,謝毅才29歲,從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僅6年,在很多人眼里還只是一個“年輕人”,如何獲得員工的信任,帶好隊伍,對他來說是最大的考驗。

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

謝毅坦言,劉漢元主席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把主席的管理理論琢磨透,因為劉主席的成功離我們最近,認真去感悟這35年實踐中沉淀下來的理念,最適合通威的經營現實。真正吃透、消化這些理論,同時學習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我們就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通威30多年的管理成效、經驗和企業文化熏陶為通威太陽能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禚玉嬌總裁的支持下,通威太陽能完成了通威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管理體系、財務支撐的快速植入。

一上任,謝毅就組織了生產線之間的競賽。每周、每月都發起生產線勞動競賽。幾個車間同時做比較,做得好的當月就獎勵,做得不好的員工一方面收入變少,另一方面臉上也掛不住。

“獎要獎得過癮,罰要罰得痛,打就要打得皮開肉綻。”這是他在劉漢元主席身邊學到的管理方式。這種競賽的方式讓員工首先產生了競爭的意識,同時也能夠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尊重市場也是通威集團以及謝毅一直遵循的理念。剛上任的時候,謝毅一邊抓車間的生產效率,另一邊跑客戶開拓市場。在2個月的時間內,謝毅把全國將近50家客戶都拜訪了一遍。最頻繁的時候一天跑了4個城市。早上在鎮江,中午趕到常州,下午驅車到蘇州,最后連夜又開到上海,準備第二天的談判。

正如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要求團隊“打開門來看別人,關起門來看自己”,謝毅帶領的通威太陽能不斷自我提升,尋找與同行的差距。“我們不能老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一定要打開門去看全行業的優秀企業。”謝毅說。

謝毅的團隊會去收集競爭對手的信息,看別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如何,并且做分析和對比。在這種堅持努力下,通威的電池片產品獲得了多家客戶的質量評價第一,也陸續成為了各家客戶的免檢產品。

2017年,謝毅看的讓他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是《摔跤吧,爸爸》,這部講述印度女孩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苦練摔跤的電影,一開始女主人公并不是很明白,為什么一定要“奪金牌”。但爸爸對女兒說過的一句臺詞,“大家只記得金牌,銀牌、銅牌很快會被人遺忘”讓謝毅印象非常深刻。這個世界只記得冠軍,很少人會記得亞軍和季軍。商業社會也是同樣的道理,通威“誠、信、正、一”的企業文化,強調事事爭創一流,自覺堅持做到行業第一,劉漢元主席經常說,“金牌、銀牌、銅牌,大家只記得前三,第四、第五名只能自己回家做塊鐵牌、木牌,過不了多久就會生銹、腐蝕。”所以謝毅一直堅持要帶領他的團隊在各項指標上做到行業第一。

通威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

走上快車道

“每天進步1%,第365天則為第一天的38倍。每天退步1%,第365天則為第一天的0.025倍。”在通威太陽能公司,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的管理理念隨處可見,讓員工隨時能在身邊感受到通威文化的氛圍。

這個1%的理念一直在鼓勵謝毅的團隊不斷前進。通威太陽能公司在成立之初的業務目標就是以利潤為導向。所有的生產、成本、定價都是以利潤結果倒推,分攤到每一個環節上。

通過不斷強調這個理念,全公司上下的員工都非常明確公司的目標,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夠為公司節約成本或者做出更多銷售業績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這就是1%的力量,有了這個力量匯集之后,全公司上下的風氣就變得非常不一樣。”謝毅說。

從合肥到成都,從一枝獨秀到兩翼齊飛,通威太陽能不斷創造著發展的奇跡。2015年至2016年,通威太陽能經營成果超出預期,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均維持在100%至120%甚至更多,公司的產銷量、整體營收、凈利潤也都超過預估水平。

2017年,通威太陽能一家公司的利潤,不僅超過全球其他電池企業利潤總和,而且還是全球第二、第三電池企業利潤的2到3倍。其產能僅占全球電池產能的4%,但利潤占了全球電池片行業的80%以上,這樣的利潤只有手機行業巨頭蘋果公司才能看到。2018年公司迎來成立第5年,僅5年時間產能規模就擴大了10倍,銷售收入增長了100倍,將正式跨入百億元級企業俱樂部,此發展速度無論在光伏行業或其他行業均屬于領先者。截至2018年1月,通威太陽能實現了連續40個月持續盈利,連續40個月開工率100%,連續40個月滿產滿銷,穩定生產安全0事故,創造了光伏行業新紀錄。即便如此,通威還是不斷地在和行業的其他競爭對手對標。

不久前,他們又發現有一家公司的某一項指標已經和他們做到幾乎同等的水平了。謝毅和他的團隊立即就開始研究是否能把自己的成本繼續降低,和競爭對手拉開距離。“不僅不能讓他們趕上我們,還一定要把這個距離拉開,我們現在在做的一些研發項目,就是為了三年、五年之后的戰略發展。”謝毅說。

經過4年的磨煉,通威太陽能的團隊意識日益增強,從上到下的員工會主動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也會對客戶的意見即刻做出反饋。

通威太陽能成都基地電池車間自動化設備

發展到這個階段,謝毅也體會到了光伏行業的很多樂趣和意義,對于謝毅來說,最幸運的是在29歲找到了自己人生事業的目標和方向。

“我認為自己并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能夠在29歲開始找到自己人生方向,能夠找到一份為之而努力奮斗的事業。然后還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去幫助你,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劉漢元主席這么好的一位老師能夠去指引你,雖然付出努力很多,也有很多委屈,也有很多淚水,也有很多汗水,也想過放棄,最終來看我一步步走到今時今日我覺得還是蠻幸運的。”謝毅說。

前不久,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德國落下帷幕,法國計劃到2021年關閉所有燃煤電廠,英國目前僅剩一家燃煤電廠,德國宣布2020年放棄核電站,美國加州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將達到50%,2040年將實現100%能源清潔化。回望過去10年,中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快速崛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僅100MW,到2017年7月,中國光伏累計裝機量已經突破100GW,10年增長了1000倍。光伏裝機成本也從過去4萬至5萬元人民幣/千瓦降低到今天5000元人民幣/千瓦,未來5至10年,太陽能發電成本還將再降60%。中國也將成為全球光伏產品生產第一大國,成為光伏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全球第一大國,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費第一大國,中國光伏產業市場份額全球占比將超過80%以上,中國在未來也必將主導全球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正如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在行業中一直所呼吁的,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看好光伏行業發展,通威太陽能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歇。隨著通威太陽能30GW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威在電池片領域的世界級龍頭地位,標志著通威向著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也充分展現了通威堅守實體經濟,踐行實業報國、綠色發展的堅定理念和信心。隨著項目的建設投產,必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發展,為通威打造千億級企業,為推動我國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為推進全球能源革命進程,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住青山綠水、白云藍天貢獻積極力量!歷經錘煉,對于完成這個目標,謝毅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