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久久免费-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无少妇-少妇深夜挤奶视频在线观看-好大啊啊啊好爽啊啊啊啊啊

尊重市場 敬畏市場 緊跟市場
2017-05-02
作者:通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猛虎趨于后而心不驚。我們在2017年,要按照劉主席的指示,真正做到心定、氣定、神定。”通威太陽能(合肥、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毅在近期多次向記者介紹公司全年經營理念時,反復提到了這樣一句話。

  與通威太陽能公司氣定神閑、笑看風云的姿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太陽能電池片市場正在風起云涌、驚心動魄: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到2017年一季度,電池環節用“慘烈”二字形容也不為過。受國際、國內多重復雜因素影響,電池價格持續走低,最高下降比例已超過40%。在電池成本大幅上漲、產品價格下行的雙面夾擊之下,大部分電池企業從去年二季度開始陸續減產,甚至有企業出現連續虧損。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無論行情如何波動,通威太陽能公司始終獨占鰲頭。自2014年9月開始,通威太陽能公司已實現連續32個月持續盈利,真正做到了“順勢而為”————成為電池片環節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同時“逆勢而上”————成為電池片環節唯一能盈利的企業。

  從2013到2017,在行業發展的起起伏伏、波峰波谷中搏擊前行,通威太陽能公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然更加從容鎮定、處變不驚、泰然應對,不斷踐行著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緊跟市場”的發展理念。

  順勢而為  逆勢而上

  “從去年6月開始,電池片價格不斷走低,到10月價格才短暫趨穩,而后又持續下行。今年一季度行業產能利用率大約只有80%,大量企業處于虧損的狀態;同時,原料端又供不應求。”對于當前階段的市場情況,謝董事長表示,行情波動巨大,行業環境瞬息萬變,在這樣的背景下,通威太陽能(合肥、成都)有限公司依然取得了出貨量、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開工率100%、產能利用率超過110%的良好成績,“根據目前部分電池廠披露的信息來看,通威太陽能公司將繼續成為電池細分市場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

  面對正在經歷的這一場過山車式的行業變化,這位從29歲便接手通威太陽能公司,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將87人的新生公司逐步發展為擁有3500余名員工的行業翹楚的年輕董事長,神情淡定且充滿自信。在他看來,眼前正經歷的“行業洗禮”,是在其它任何行業都會出現的正常市場狀況,關鍵在于企業以什么樣的心態與姿態去應對市場挑戰。

   2017年4月8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蒞臨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調研

  三年以來,通威太陽能公司經歷過最嚴酷的冬天,也分享過行業的春天,行業有起有落,公司卻在連續三年中的每一個月份都保持著盈利。“這基本上是所有電池片公司都沒能做到的,在整個光伏行業中,也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能夠做到。”謝董事長表示。回顧2016年,通威太陽能公司碩果累累,取得“4、5、6”的優異成績:成為光伏行業電池市占率第一、生產指標第一、建設速度第一、電池環節盈利能力第一的“4個第一”企業;成為連續29個月持續盈利、連續29個月開工率100%、連續29個月突破多項歷史生產數據、連續40個月穩定生產安全零事故、連續2年全中國出貨量最大的“5個連續”企業;成為全球晶硅電池產能最大、盈利能力最強、成本最低、品質最優、產能利用率最高、銷售應收款最健康的“6個最”企業。

  心定、氣定、神定

  “我們經歷了2013年到2014年相對較苦的日子,也經歷了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行情較好的日子,目前正在經歷2017年市場情況下行的日子。這充分說明,行業及電池片環節發展是有周期性的。”謝董事長表示,“劉主席常常告訴我們,‘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不賺錢的企業。行業有周期,春夏秋冬終會循環,但自己的問題解決不了,永遠是冬天’。如果我們對全國乃至全球各行各業進行觀察,許多行業不僅僅是一片紅海,甚至可以說是一片血海,但無論在怎樣的競爭環境下,依然有存活得很好的企業。這就說明,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家公司都會經歷春夏秋冬,都會有周期性,都有市場環境好與不好的時候;而任何一家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須去面對市場挑戰和市場競爭,而且是充分的市場競爭。能存活下來,就是優秀的企業,而不能存活下來,自然而然被掃地出門。大浪淘沙,是金子還是沙,潮水退去后,我們自然而然看得見。”

  面對行業現狀,謝董事長多次向劉主席“取經”,跳出固有思考模式,換個角度從當局者變成旁觀者來審視,從其它行業與其它企業的角度來觀察,學習借鑒各行各業最優秀公司的生存法則。“其實我們打開門去看別人,就會明白每個行業、每個環節、每個企業都存在充分競爭,行業的波動是企業經營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緊跟市場’。”

  謝董事長指出,所謂尊重市場,便是尊重市場規律,面對市場變化,行情好的時候不用志得意滿————戒驕,行情差的時候不用焦灼不安————戒躁。“這就是戒驕和戒躁,我們無法左右市場變化,我們也無法在行情不好的時候一定獲取不可能得到的利潤,我們能做的,就是永遠做這個環節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在任何時候保持行業第一,且拉開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唯有如此,無論行情好壞,我們才能時刻用非常坦然的心態去面對。”

  “當行情下行,部分企業出現虧損時,我們是否能夠依然保持持續盈利?而當行情向好之時,我們能否迅速跟上,成為盈利最多的公司?這就是對企業經營水平的考驗!”謝董事長表示,只有真正將“市場”二字搞清楚,真正意識到什么是市場,才能尊重市場、敬畏市場,而后才能真正緊跟市場、緊跟變化,最終才能做到從容面對市場。

  謝董事長談道,對于2017年,劉主席提出了六個字:心定、氣定、神定。“不能‘贏得輸不得、賺得虧不得’,只有心定、氣定、神定,調整好狀態,如此團隊工作重點才能回到工作本身,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因此從新年伊始,謝董事長在公司上下強調最多的便是————心態、胸懷。

  精細化管理下的“數字指標”

  “回首通威太陽能公司的發展歷程,我們的重大突破往往都是在逆境中取得的。心態問題解決了,還得看具體行動。”3月末,公司舉行一季度經營分析會,謝董事長精心安排了舒適的會議環境,與公司高管、中干一起暢所欲言,探討如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苦練內功,繼續保持在行業中領先地位。

  “看公司生產指標、生產成本、產品結構、客戶結構、供應鏈的管理……我們從每一個環節細挖、深挖。”為此,謝董事長提出新的要求,“幾乎所有人員都認為不可能完成,‘提了一個想象中的數據出來’。但事實上,這個數據并不是想象出來的,已有部分同行做到了其中某些指標,按照公司現有條件,我們更有能力全面做到!”最終,通威太陽能公司提出,在現有基礎成本上再實現10%的“降本”目標。

  要求進一步提升,步步靠近極致,而從公司一季度的運營情況來看,目前公司成本控制在原有基礎上已降低超過10%。“有沒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再上升,挑戰15%?”謝董事長召集管理團隊多次不斷探討,“我們坐在一起研究每一項數值,碎片控了多少,單耗控了多少,A級品率控了多少,效率控到多少,產出控到多少,從每個班次到每個人員的調整,只找方法,不找理由和借口。”謝董事長介紹,除此之外,公司還擬定了系統方案,將原來分散到各個部門的成本分析,從公司層面進行更加規范、系統、宏觀而全面地分析管理,并專門成立“成本分析組”,由財務部牽頭、信息部做支撐、各部門報送、人力資源部考評,“形成一套完整體系,每天、每周緊盯成本,不斷梳理各環節費用。”通威太陽能公司在一系列降本增效提產計劃的實施下,在過去3個月中已取得初步成效,預計公司3月份產出將再創歷史新高。

2017年4月8日,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凌云調研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

  內控成本,外提銷量。盡管市場行情依然不容樂觀,但公司2017年一季度銷售卻一直保持滿產滿銷,“庫存和銷售情況都做得非常好,在硅片緊缺情況下,開工率一直保持100%。同時,無一起因到貨不及時而引起的斷產,大家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滿世界飛,任勞任怨。”在謝董事長看來,團隊在逆境中表現出的精氣神值得點贊、令人欣慰。

  同時,通威太陽能公司將“三個堅持不動搖”作為對每一位員工的要求,落到實處:堅持直面市場挑戰不動搖、堅持自我批判不動搖、堅持每天進步1%不動搖。潛移默化中,公司的每一步前進聚沙成塔、滴水成涓,不斷錘煉著公司技術、工藝與實力,員工們敞開心扉,迎接更高的要求與挑戰。

  “我認為,這也是通威太陽能公司做得最好的一點,尤其是在成都公司新團隊組建之后,在一系列降本提效的措施下,近幾個月各項指標直線上升,整體效率直線上升,A級品率直線上升,碎片率直線下降,非常不容易。”謝董事長表示,要做到真正的精細化管理,就要從數據中看問題,看增長,看變化,“真正把自身內功練好,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行情變了,如果我們還糾結于一些細枝末節、過于瑣碎的問題,抓不住核心和根本問題,沒有全局觀和大局意識,一成不變,我們就會被淘汰,曾經的優秀和輝煌就已經成為歷史和昨天。今天市場在變化,如果跟不上變化,那么明天就會被掃進垃圾堆,這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的關系。”

  從“我”到“我們”

  提出2017年新的經營指標時,謝董事長最初還有些擔心,擔心團隊對更為嚴苛的要求產生抵觸情緒。然后團隊中每一位同仁的表現恰恰相反,“大家所展現出來的態度,讓我深受感動,真正感受到我們是作為一個團隊而存在。”

  “毫不夸張地說,幾乎所有人毫不猶豫地投入,積極思考如何降本,如何增效,如何把各個環節都能做到極致,大家積極為團隊、為公司貢獻自己的力量,幾乎聽不見反對的聲音,聽不見泄氣與喪氣的話。”團隊表現出來的凝聚力、向心力、團結力,讓謝董事長感到振奮,“經歷了風雨,這支隊伍更加成熟,面對壓力和挑戰,大家集思廣益、集體討論,始終在一起。”

  有一個細節,謝董事長至今清楚記得。一天深夜已近11點,謝董事長剛到家不久,合肥公司謝總打來電話。謝總在電話中興奮而信心滿滿地告訴他,大家剛開完會,確定公司在某些方面指標還可以做得更好,并且已經提出了新的目標。“大家能夠積極主動地在已確定的目標之上提出更新的挑戰任務,大家能真正與公司‘榮辱與共’,大家能真正團結到一起,共同直面市場挑戰。這樣的團隊,這樣的凝聚力、向心力,到今天提起依然讓人激動!”

  “當公司面對行情波動時,大家的反應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而是群策群力,積極去適應變化。”謝董事長指出,“以前是‘我說大家聽、然后去落實’,現在是‘我提一個方向與目標,大家共同思考如何能夠實現并超越目標’,從要求大家到大家主動群策群力,從個體思考變成集體智慧,從‘我’變成了‘我們’,這種心理狀態上的變化,是公司的核心變化。”

  “一艘船駛出港灣,一定有一帆風順之時,也會有狂風暴雨之時,如何才能抵達目的地?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大風浪也能穩步向前;而如果團隊人心渙散,缺乏凝聚力與向心力,將經不起任何風浪與考驗,最終折戟沉沙。” 當記者問到團隊為何有如此的變化時,謝董事長表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卻是從很微妙的變化開始慢慢沉淀,由一點一滴地變化到最終形成化學反應,進入良性循環,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最終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今天的發展,我們不再簡單去追求一個利潤的絕對值,而是整個團隊經歷過波峰波谷的變化后,能真正凝聚在一起,真正變成‘虎狼之師’,真正在市場變化之時團隊能心定、氣定、神定,這才是最關鍵和最核心的。”謝董事長表示,“一家企業能否在充分競爭中下存活下來、活得更好,需要的是一支真正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團隊,需要的是能讓公司各項指標時刻處于行業第一的隊伍。”

  在謝董事長看來,隨著公司迅猛發展、團隊不斷擴大,關鍵在于能否薪火相傳,能否統一思想,員工的素質、能力能否適應公司從10億、50億,乃至即將實現100億元產值的發展速度,“這個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靠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謝董事長介紹,今年5月,通威光伏學院即將正式掛牌,人才梯隊建設將與企業文化形成協同效應,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提供支撐。

  謝董事長認為,在團隊成長與成熟的過程中,企業文化起到了支撐作用。“企業文化對經營管理的影響很微妙。那些最優秀的企業如何發展下去?文化導向很重要!幾年發展中,通威企業文化在引導公司發展的導向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為此謝董事長提出,很有必要讓全體員工弄清楚、搞明白,通威35年來是靠怎樣的文化支撐到今天的發展,要不斷向新加入團隊的年輕人乃至每一個通威人傳遞,并讓大家真正理解“誠、信、正、一”理念背后的深刻內涵,從而讓企業文化真正服務于經營。

  “2017年,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將更加注重實效,讓員工更清楚通威想干什么、要干什么,我們所肩負的使命是什么。文化的傳承需要全員參與,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文化引領發展,我們提出通威太陽能公司企業文化從1.0到2.0的跨越,將更加強調務實,更加強調腳踏實地。”

  “4個一、100億、工業4.0”

  2016年底,通威集團提出通威綠色能源“2020雙十計劃”,即在2020年實現10GW晶硅電池產能,并在2020年啟動第二個10GW晶硅電池項目,全力打造世界級太陽能光伏企業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2017年,是通威太陽能公司沖向目標的第一年,公司“4個一”、“100億產值”、“工業4.0”的發展關鍵目標呼之欲出。

  往外看,今年3月,謝董事長率領公司高管、中干團隊頻繁出訪國內知名企業的智能工廠參觀學習,詳細了解其制造系統框架及集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互聯化于一體的中控系統,為通威太陽能公司后續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推進工作汲取經驗,為建設智能工廠提供支持,助推通威綠色能源“2020雙十計劃”順利達成。

  向內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讓成都公司每一片樹葉都感受到這是一個繁忙的季節。“1月22日簽約,2月18日正式破土動工,9月20日投產……”謝董事長輕聲推算著二期項目的計劃進度,“二期項目將在同樣7個月的時間內,完成2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產能規模比1期工程多一倍,將再次刷新‘通威速度’、‘成都速度’、‘世界速度’。屆時,通威電池片環節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正式跨入百億級企業俱樂部!”

  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的正式投產,也意味著通威太陽能公司的產能規模正式超過6GW,通威太陽能電池產能規模將正式躍居全球第一,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盈利能力電池環節第一、生產指標第一的“4個第一”目標。

  同時,通威太陽能雙流二期項目也將讓“通威智造”真正夢想成真,邁向工業4.0時代,無人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制造將真正為光伏行業樹立起新的標桿與典范。“車間中空無一人,一邊進原材料,另一邊產出電池片,整個車間內不用人去操作;工序與工序間用傳送線、機械臂或機器人進行連接,實現整線聯動;所有生產線實現全線監控,生產數據即時監控、收集,實現大數據與云計算……”這樣充滿未來感與科技感的畫面,是謝董事長向記者描述智能車間高速運轉的情景。

  目前,通威太陽能公司已能實現工序的自動化運轉,而工業4.0則是工序與工序間的整線全自動化運轉。“這是未來的方向和趨勢!”謝董事長表示,目前公司整個積極申請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成都公司全自動化生產線將率先投產,待運行穩定后,未來將會部署更多全自動化生產線,不僅在通威集團、光伏行業,甚至是在中國整個制造行業中,通威太陽能公司都將成為率先進入工業4.0時代的企業。

  “劉主席曾說,‘多用放大鏡看別人的優點,多用放大鏡找自己的缺點’。有時候我們是不敢用放大鏡找自己的缺點,怕暴露問題,怕別人看到我們的不足,看到公司的缺點,報喜不報憂,這是不行的。正因為我們不足,我們才要依托團隊,才要‘以銅為鏡,以史為鑒’,我們才能有進步,這是企業經營的法則。所以,別人提意見時,我們會非常歡迎,有了鞭策和提醒,才能更快進步,這也是公司為何強調堅持每天進步1%,每天提高一點、改變一點,365天之后就是原來的38倍。”

  “真金不怕火煉。”謝董事長談道,“我們團隊的心態很好、執行力很好,向心力很好,堅持直面市場,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自我批判,不斷地挑戰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真正將效率、速度、細節做好,真正用心工作、用智慧工作、用只爭朝夕的精神工作,我們就一定在任何時候都將做到最好,沒有之一,這是我們永遠的目標。”在公司內部管理中,謝董事長反復強調,必須堅決執行“聚勢聚焦、執行到位、高效經營”的經營思路,“‘聚勢聚焦’就是在工作方法上,集中全部精力在解決問題和推動問題的解決上,一旦確定目標,全員齊心協力,集中全部精力,問題不解決就不罷休;‘執行到位’便是堅決執行、堅決落實劉主席的工作要求和公司既定目標,絕不打折執行,保證圓滿或超額完成。”說一千、道一萬,最終的結果是“盈利”,謝董事長指出,“通威太陽能公司做到了‘別人虧錢我們賺錢、別人賺小錢我們賺大錢’,不論行情波動,永遠是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這就是‘高效經營’。”

  “我們難以預測未來,但如果堅持‘聚勢聚焦、執行到位、高效經營’,那我們相信能夠應對一切不確定。事實上,合肥、成都公司到今天為止,如果說有一些做得出色的地方,有一些能優于別人的地方,就是因為在劉主席的悉心點撥和指導之下,我們認真踐行劉主席35年來總結出的經營哲學,堅定執行劉主席的指示,堅決按照劉主席的要求和方向去執行到位。”謝董事長總結說,“我們說跑得快就成為捕食者,跑得慢就被別人吃掉。今天公司能夠得到社會、行業的尊重,在于真正以經營業績、產品質量、市場口碑、團隊狀態走在行業前列,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認可。

  “正如劉主席所說,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中,真正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緊跟市場,時刻保持健康、良性的發展,時刻保持行業領先的地位,將支撐公司未來5年、10年、20年、5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持續取得發展與進步。”謝董事長表示,“我們要讓這種精神逐漸成為通威太陽能公司的基因,坦然面對市場變化,敢于自我進步,讓成功的偶然性更小些,那么的成功必然性將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