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久久免费-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无少妇-少妇深夜挤奶视频在线观看-好大啊啊啊好爽啊啊啊啊啊

通威規劃打造“漁光一體”健康養殖小區
2015-01-14
作者:通威報

  一、規劃背景

  按照劉主席今后在發展飼料工業的同時并致力于新能源(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建設太陽能智能魚池,實現水面產出清潔能源,水中養出優質通威魚的指示,探討光伏與通威“365現代漁業健康養殖模式”有機結合,刷新我國池塘養殖的歷史,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的人工濕地公園標準,踐行劉主席“建設太陽能智能魚池,向大氣、水、土壤污染宣戰;有池塘的地方,就有通威太陽能智能魚池”的講話精神。通威“漁光一體”健康養殖小區一期先在南京通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實施,新建1MWp光伏分布式發電站,預計2015年建成綜合的”漁光一體”健康養殖示范園區,為下一步推廣漁光一體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二、池塘規劃設計目標

  1、設計規劃目的

  根據劉主席關于水產養殖與太陽能光伏產業結合的指示,同時為進一步推廣通威池塘現代漁業365模式之環保設施漁業工程技術,拓展通威太陽能光伏技術應用領域,創新國內外獨有的漁光一體化示范基地,通過比較優勢實現智能裝備、清潔能源的現代化養殖基地。

  2、規劃設計理念

  試驗項目以最大化利用土地資源為目的,“現代漁業-光伏一體化,綜合立體利用開發”為指導,實現光伏發電站與水產養殖配套組裝,有機結合。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改良傳統“漁光互補”項目以光伏發電站為主,漁業養殖為輔的模式。對比試驗論證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共同發展,結合池塘現代漁業365模式之環保養殖工程、養殖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等,確保漁光一體水面,持續產出質量安全水產品的同時,與光伏發電環保新能源工程創新的建設。力求光伏與池塘養殖兩者并重,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3、規劃設計原則

  (1)場地性原則:體現規劃區域“現代漁業-光伏一體化,綜合立體利用開發”的內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則:滿足水產養殖產量和效益需求的同時兼顧光伏發電、池塘管理智能化、養殖信息化的要求等。力求光伏與池塘養殖兩者并重,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3)生態原則:力求做到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生態化,養殖生產用水優質無污染,養殖排放水可循環利用或無污染排放,強調友好環境、和諧社會。

  (4)經濟原則: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優化改造建設工程量,充分考慮水產養殖場的養殖生產經濟效益和環保成本以及光伏發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

  三、池塘規劃設計布局

  應用《池塘底排污水質改良關鍵技術》來進行總體規劃布局,本技術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共同對全國及四川省有條件的地區示范推廣本技術。

  (一)定義

  池塘底排污指在養殖池塘底部最低處不同位置,根據池塘大小建一到多個漏狀形的排污攔魚口,通過移污管將養殖過程中沉積的魚體排泄物、殘餌、水生生物尸體等在水體的靜壓力和抽提排污管自溢排出養殖水體,改變傳統排天然餌料豐富、溶氧高的表層水的歷史。集成創新、配套組裝的該底排污系統將有機顆粒廢棄物經固液分離池、魚菜共生濕地凈化,固體沉積物作為農作物有機肥,上清液滴灌水生蔬菜、花卉等,通過生物凈化達到漁業水質標準或三類地表水標準再循環回養殖池塘。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確保現代生態漁業健康養殖小區達到零污染、零排放。為發展持續健康漁業提供環保工程設施裝備和技術支撐。

  (二)技術優勢

  池塘底排污系統是集成“深挖塘、底排污、固液分離、濕地凈化、魚菜共生、節水循環與薄膜防滲、泥水分離”的水質改良技術。物理凈化與生物凈化相結合,防治養殖水體內外源性污染,促進養殖水體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有效改善了池塘養殖水質條件。為提高水產養殖產量,確保質量安全的水產品和實現節能減排、資源有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三)技術路線

  池塘設計說明:

  1、蓄水截污凈化池5%-10%,水深3 -5米,高于主養池1-2米。

  (1)進水薄層、梯級增氧、緩流入池,沉沙截污;降解水中的藥殘、農殘;

  (2)暴雨洪水期,可以沉淤,防止泥漿水直接入池導致死魚;

  (3)攔截流漂浮物和野雜魚蝦;

  (4)發揮蓄水、防旱,曬水増氧功能;

  (5)排放蓄水池中層水入主養池塘,冬天起到節能増溫、夏天起到節能降溫功能;

  (6)蓄水池安裝小網箱,分規格凈養啇品魚,魚出售前去除了泥腥味,體色變黑,專供賓館和高檔餐廳,提高成魚售價。

  2、主養池占地85 -90% ,建底排污,太陽能智能養殖設施系統。

  3、固液分離池占地0.5-1 % 。

  4、魚菜共生濕地占地3 -10% 。

  5、池埂綠化。

   

  四、通威“漁光一體”技術實施情況

  ●2014年4月-2014年11月 開展了“漁光一體模擬養殖黃顙魚試驗”。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 在南京通威水產科技公司投資1100萬元建設1MWp“漁光一體”項目。

  ●2015年射陽通威750畝光伏養殖魚池,魚蝦蟹養殖技術指導。

  ●2015年江蘇鹽城、安徽合肥、海南海口等3個點做“漁光一體”示范推廣。

  (一)2014年4月-2014年11月 開展了“漁光一體模擬養殖黃顙魚試驗”。

  由通威股份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牽頭開展的“漁光一體”養殖黃顙魚模擬試驗在南京通威水產科技園展開,試驗共設5個處理組,分別模擬光伏電站安裝面積為0%、25%、50%、75%和100%。項目測定了池塘安裝不同面積光伏電站對光照強度、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水生、水化等指標的影響。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先后兩次到現場指導了項目的工作,并對該項目取得的成果做了高度評價。2014年9月27日,“漁光一體”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組的階段驗收。該項目的開展為“漁光一體”的應用和推廣提供了基礎數據,為漁光一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試驗主要創新研究了以下幾個方面:

  (1)池塘模擬“漁光一體”遮光對光照強度的影響測定

  試驗選擇測定具有代表性的4個點(A為光伏板外面積、B中間一排模擬光伏板距邊緣50cm處、C中間一排模擬光伏板下中部、D投影中部)(圖4)。我們的試驗結果發現模擬光伏板顯著的遮擋了太陽光,降低了光照強度(圖5)。

   

  (2)池塘模擬“漁光一體”遮光對養殖水域水生水化、浮游生物的影響測定。

  試驗測定了pH、溫度、鹽度、氨氮、亞硝態氮、硝態氮、活性磷、硫酸鹽、氯化物、總硬度、總堿度和鈣硬度,綜合分析了池塘安裝模擬光伏電站對養殖水域水生水化的影響(圖8);試驗通過測定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種類數、生物量和密度等指標,并進一步測定了池塘的優勢藻種類和密度等指標,綜合分析了池塘安裝模擬光伏電站對養殖水域浮游生物的影響(圖6)。這一系列的研究為池塘安裝光伏電站對水環境的影響提供了基礎數據,為“漁光一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填補了國內外在該項研究上的空白。

  (3)集成物聯網水質在線監測、手機遠程監控、智能增氧研究

  項目配套安裝通威智能監測系統,由終端控制計算機、在線水質分析儀、智能數據通訊模塊及機械養殖組成,建立以數字化技術對集約化養殖所涉及的對象和全過程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的現代養殖管理高新技術體系,有效的提高水產養殖效益,降低水產養殖風險。

  (4)池塘模擬“漁光一體”遮光對黃顙魚的影響,當安裝占池塘面積75%的光伏電站,黃顙魚的養殖效益最佳。

  項目選用黃顙魚作為養殖模式研究的魚類,黃顙魚具有喜陰的生活習性。試驗結果表明:池塘安裝75%的模擬光伏電站的黃顙魚畝產量最高,達到1349.05kg,完成高產的目標(圖7)。本項目最終成功總結出一套成熟的在安裝有光伏電站的池塘中黃顙魚精養技術(包括魚種的放養、飼養管理、疾病防控、水質管理、成魚收獲等)。

  (二)2014年11月————2015年11月計劃在南京通威水產科技公司投資1100萬元建設1MWp“漁光一體”項目。

  1、“漁光一體”池塘設計說明

  項目具體建設在南京通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池塘內,魚塘(見圖8)面積總共81.7畝,61#塘面積共46.7畝,62#塘面積35畝,配套7畝蓄水沉淀池,2.5畝人工濕地凈化水質。

  2、“漁光一體”光伏設計方案

  魚塘面積總共81.7畝,池塘編號為61#(46.7畝),池塘計劃蓄水深度1.5-3m,安裝面積為池塘面積的75%(35畝);根據南京基地現代漁業光伏一體化模擬實驗項目反饋相關數據,光伏電站占地面積占魚塘總面積75%時,綜合數據相對最佳。塘區建設面積為35畝,初步規劃建設用地為1MWp。該系統分為500KW的普通鋁邊框多晶硅組件組和500KW的雙玻多晶硅組件組。根據計算,該池裝機略圖如下所示:

  ●按照該設計方案,系統總裝機容量為1MWp(500KW雙玻組件,500KW鋁邊框組件),項目單位造價以850萬/MWp(預計),總投入約為:850萬元(預計)。

  ●根據南京市浦口區的光照條件,如果按照最佳傾角測算平均20年每年發電量約為950kwh/kw,那么系統每年可發電950000kwh(95萬度);按照現有國家和江蘇當地光伏補貼政策,以上網電價1.15元/度計算(根據江蘇省《關于繼續扶持光伏發電政策意見的通知》規定:2015年,對新投產的非國家財政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地面、屋頂、建筑一體化,每千瓦時上網電價確定為1.15元),每年發電收益為109.25萬元,20年凈現金流量為1235萬元(扣除成本),每年凈利潤61.75萬元,畝利潤1.32萬元。